中国新闻周刊消息,近日,广东省汕头市估值1.14亿元的天价违建“英之园”即将被强拆的消息引发关注。
5月9日,汕头市潮阳区人民政府发布公告称,“英之园”系西胪镇西二社区原村民陈英彪未经有权批准机关批准,擅自在西二社区鲤鱼沟洋坊占用该社区集体土地57.389亩所建。公告要求陈英彪在45日内自行拆除非法占用54.561亩集体工业用地所建成的部分,否则,潮阳区人民政府将依法予以强制拆除。
5月16日,《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实地探访“英之园”,这处建筑已经成为当地人的网红打卡地,大批参观者专程赶来参观。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建筑内部空无一人。据当地人介绍,陈英彪家族很少出现在“英之园”内。
当晚,汕头市潮阳区人民政府再次就此事发布通报,表示针对“英之园”违建问题,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深入调查,已对构成犯罪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有关部门公职人员进行严肃追责问责。
5月17日,记者从现场了解到,“英之园”已被当地政府接管,短期内将不再开放参观。
1.14亿元的违建
穿过西二社区大门向东北方向行走一两公里,一大片黑色仿古建筑在现代居民楼群中格外醒目,这就是正处于舆论焦点的“英之园”。园子是潮汕传统风格建筑群,占地面积庞大,给人极强的视觉冲击感。
5月16日这天,尽管天气炎热,“英之园”外还是聚集了大批参观者,他们从附近村镇甚至邻市专程赶来,就是为了在拆迁之前,看看近日走红网络的精美豪奢的“英之园”。
此前,“英之园”每天开放两到三次,每次只有个把小时,大量参观者举着手机蜂拥而入。其余时间,“英之园”大门紧闭,人们只能透过雕刻着立体竹子花纹的围墙栏杆窥视一二。
与墙外的人声鼎沸相比,墙内的“英之园”空旷寂静。园子采用潮汕传统“驷马拖车”格局,中央核心区是陈氏祠堂,其中的“惟馨堂”金碧辉煌,堂内摆着金字镌刻的《陈家家训》:“勿作非法,而犯典刑。”四座四合院拱卫在祠堂两侧,形成“四点金”格局。在园内北侧,七幢现代风格的别墅十分气派,园内还有仿古凉亭。
“英之园”大门牌楼。摄影/本刊记者 吕雅萱
但张贴在“英之园”外墙上的两张醒目公告,表明这些建筑系违建。据公告,“英之园”的违法建筑包括:老式厝五座(建筑面积合计7345.84平方米)、楼房六座(建筑面积合计2495.4平方米)、东北角近围墙一座楼房的大部分(建筑面积396.11平方米)、凉亭西面的一部分(建筑面积18.47平方米)及大门(面积40.9平方米)、大门一面的围墙(面积52.7平方米)。
据《中国新闻周刊》了解,“英之园”共占地57.389亩,其中54.561亩为集体工业用地,剩余2.828亩为耕地。
多位西二社区村民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早年,“英之园”所在地块是村里的农田,种植过橄榄和西瓜。2011年,陈氏家族开始在这里填土平整,约在2013年正式动工开建“英之园”。这些年来,“英之园”较少开园,大部分时间都是紧闭大门施工。虽然工程浩大,但陈氏家族的成员极少在“英之园”露面,常年只有一位老人带着一条狗住在里面,外界传说其是陈英彪的亲戚,替陈英彪看守“英之园”。一直到两三年前,“英之园”突然停工,如今,园内东北角的一幢别墅还没有修完。
另据一位住在“英之园”附近的村民介绍,在西二社区,除了引人注目的“英之园”,陈英彪还拥有多处房产。但近年来,陈英彪很少回乡,多在惠州、广州等地居住,老家这些房子常年空置。
“起大厝”与三个儿子
韩山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欧俊勇长期研究潮汕地区宗族文化,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潮汕地区,房子的面积、气势是衡量财富能力的标准,“起大厝”(建大房子)被视为当地人三大心愿之一。为了维系宗族繁荣,该地区习惯家族聚居。因此,当地民宅普遍修建得高大宏伟,“建楼房一层一层往上盖,每个儿子成家后分一层”,六七层以上、装潢考究的楼房比比皆是。
“英之园”更是如此。据一位跟陈英彪相识的村民介绍,陈英彪生于1945年,早年当过兵,退伍后被分配到西胪人民公社保卫处工作。陈英彪有三个儿子,分别叫陈赐隆、陈赐雄、陈赐平,以及七个孙子,祖孙三代人口数恰好对应了“英之园”内的四座四合院、七栋别墅。
强制拆除公告张贴在园区外墙醒目位置,村民们驻足观看。摄影/本刊记者 吕雅萱
村民回忆,陈英彪早年的家庭经济条件在当地中等偏上,不算大富大贵。西胪镇有“建筑之乡”的美誉,改革开放后,当地很多人前往珠三角地区从事建筑行业,不少西胪人转型房地产开发。
陈英彪家族也是如此。2009年,陈赐雄、陈赐平搭乘房地产东风,创立了广东英之皇集团有限公司。工商信息显示,与英之皇集团相关联的公司超过20家,涉及工程建设、物业管理、商业投资等领域。2009至2014年,陈氏兄弟在广东省惠州市开发了多个中高端住宅社区和英之皇商业文化中心。
“英之园”正是由陈氏兄弟在公司生意红火的时候出资兴建的。
儿子的房地产生意做得风生水起,陈英彪作为一家之主,在老家也变得出名。微信公众号“汕头发布”的一篇文章记载,2012年,陈英彪曾以乡贤身份捐资200万元建设了西二小学的综合办公楼。
另据潮阳区公益基金会统计的《西胪镇乡贤反哺家乡建设认捐项目进展情况统计表》,2014年,陈英彪对西胪镇西二幼儿园、校服项目分别认捐2000万元和12万元。次年,他对西二幼儿园追加认捐1000万元。
不过,截至2022年12月,这三笔合计3012万元的认捐中,兑现的只有12万元校服项目。一份广东高院出具的民事裁定书记载,西二社区居委会与陈英彪于2016年签订《捐赠协议书》约定,陈英彪向西二社区居委会捐赠人民币2000万元,用于建设西二幼儿园。但这份《捐赠协议书》未实际履行,西二幼儿园所占土地已被西二社区居委会另行出售给他人,陈英彪亦未实际捐款。
2018年,陈氏兄弟在惠州房地产市场再次推出“深惠区域标杆项目”时代英之皇·廊桥。据公开信息,该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由5栋高层住宅及配套商业组成,原计划2019年开盘,2020年交付。
然而,疫情叠加房地产下行趋势,彻底改变了陈氏家族的财富轨迹。目前,广东英之皇集团有限公司正由惠州中院进行破产审查。同时,因与广东潮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惠阳支行存在借款合同纠纷,陈氏兄弟已被汕头和惠州两地法院“限高”。
同在2018年,陈英彪出资50万元经营过一家英之园内衣有限公司,注册地址正是在“英之园”。不过,《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家公司已经停止营业。
2024年底汇总的最新西胪镇乡贤认捐统计表中,也已经见不到陈英彪的身影。
村民反映举报多年未果
作为占地面积庞大的违建,“英之园”为何可以持续建设近十年?
据《中国新闻周刊》了解,2013年“英之园”动工伊始,就有西二社区村民匿名向有关部门反映其土地问题。2017年,“英之园”建设已初具规模,反映问题的村民也越来越多。
村民陈宾就是其一。陈宾成家后仍然与父亲同住,2017年,他向西二社区居委会申请一块宅基地建房。时任村主任陈伟林没有答应,陈宾心生不满:“我想申请一百多平方米的地皮都申请不到,为什么陈英彪可以在村里占几十亩地建房子?”
于是,陈宾一行三个村民去西胪镇政府咨询“英之园”的土地性质。陈宾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有关负责人起初拒绝出示资料,经他再三要求,才承认该地块属于村集体工业用地。
陈宾称,当时他多次去找西二社区居委会讨说法,一次争执中,陈伟林说:“(英之园的)地是我卖的,你要怎么样?”陈宾等一行九人又去汕头市相关部门反映“英之园”违建,却始终没有结果。
根据《中国新闻周刊》获取的相关民事裁定书,西二社区居委会和陈英彪在2009年曾签订一份协议书,以164万元的价格转让居委会名下位于鲤鱼沟洋坊(“英之园”所在地)的20.5亩集体工业用地使用权。
“英之园”中修建的七幢现代别墅,其中一栋已烂尾。摄影/本刊记者 吕雅萱
西二社区村民陈强也是在2017年发现“英之园”占地面积异常之大,他质问陈伟林,为什么不阻止陈英彪的违建行为。陈强回忆,陈伟林当时说,村里叫停过,但陈英彪不听,阻止不了。
《中国新闻周刊》获取的一份西二社区居委会2016年召开两委扩大会议的会议记录显示,对鲤鱼沟工业用地(“英之园”所在地)侵占居委会土地,两委基建组多次到现场制止,报有关部门并制止无效,按法律程序向法院起诉。
2017年8月,陈强收到潮阳区有关部门确认“英之园”为村集体工业用地的回复文件,这份文件被另一村民拿去复印,在西二社区四处分发并张贴。此后,大批村民包车去省级相关部门递交信访材料,实名举报“英之园”违建。
不过,村民多年反映仍然无效,“英之园”依然在建设。
已对构成犯罪人员追究刑责
其实,“英之园”的违法建设问题早已被当地政府注意到。
汕头市自然资源局办公室主任宋伟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早在2020年之前,相关部门就已经注意到“英之园”违建情况,“但是因为涉及一些利益,整个过程错综复杂,等到2020年才下发没收处罚”。
2020年9月,汕头市自然资源局潮阳分局发布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20年4月29日,我分局依法对位于潮阳区西胪镇西二社区鲤鱼沟占地建设“英之园”面积57.389亩、建筑面积10321.61平方米的违法建筑物实施没收。
但这次没收并没有推进下去。多位村民回忆,2020年,相关部门曾来“英之园”贴封条,陈英彪儿子的一个下属叫人开来吊车,把贴有封条的大门直接拆掉了。那段时间,“英之园”还在连夜施工。
宋伟军说,陈英彪不服这一处罚,2020至2023年一直在走司法程序。直到2024年,汕头市自然资源局对陈英彪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指出陈英彪的违法行为分别属于占用耕地、建设用地中的从重情形,责令其拆除违法建筑。
2024年3月,时任村主任陈伟林、前主任陈烈宣以及一位村干部被带走调查。民事裁定书记载,2024年4月,因涉嫌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罪,西二社区居委会村主任陈伟林被执行逮捕。
西二社区居委会一位村干部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陈伟林等三名村干部的案件于今年4月开庭,一些村干部曾列席旁听。
除了三名村干部,“英之园”违建事件中,是否有更高层级官员被追责?宋伟军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查办“英之园”违法情况有广东省委巡视组的介入,为此,汕头市自然资源局向省里递交了报告。
5月16日晚间,潮阳区人民政府发布的一则通报也表示,针对“英之园”违建问题,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深入调查,已对构成犯罪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有关部门公职人员进行严肃追责问责。
《中国新闻周刊》通过“英之园”相关土地案件的代理律师向陈英彪转达采访诉求,律师称,陈英彪让其转告,自己不愿意接受采访,也要求律师不要对外披露相关案情。
建设多年的违建被查处,目前,舆论对于拆除“英之园”呈两极分化,一些人表示惋惜,认为拆除如此庞大的具有潮汕特色的建筑群是一种资源浪费,一些人则认为,依法判定拆除就得执行,不能因为价值高就置身法外。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2024年12月,汕头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曾联合发布《汕头市违法建设分类处置指导意见》,将违法建设分为三类:一般违法建设、农村村民住宅类违法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类违法建设,并根据违法情节和后果影响的轻重,在以拆除为大原则之下,提出拆除、没收、纳入监管三种处置方式。
宋伟军表示,汕头市自然资源局最初考虑到“英之园”在工艺、文化方面有一定价值,对其处置方式是没收,归公后交由村里去管理使用。但是,当事人陈英彪拒不配合没收,后面才走了一系列法律程序,最后法院判决拆除。
“拆了太可惜,不拆民愤太大。”一位西二社区村民说。
(应受访者要求,陈强、陈宾为化名)
原标题:潮汕天价违建曾被政府贴封条,建设方拆门进入施工
编辑:秦雨 责编:吴忠兰 审核:阮鹏程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 举报
评论 (72)
低声轻语
这篇文章非常全面地阐述了携程送你去看群星盛典的核心价值,尤其是对未来趋势的分析让我受益匪浅。期待作者后续更多深度解析的内容!
回复万年青
完全同意您的观点,特别是文章中关于于正官宣曹骏胡静进组在小米公布一起黑公关案件领域的应用分析,确实是目前行业的发展重点。
回复科幻大人
作为一个携程送你去看群星盛典领域的从业者,我认为这篇文章提供了很多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关于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官宣引进与传统技术结合的部分,给了我很多新的思路和灵感。
回复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