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解读还是要继续。
记得二十年前第一次看杨志这一段,很为他感觉到愤慨,明明是“军N代”,出身名门,但是遭到奸臣陷害,后来无奈只好落草为寇。但是这些年重新把书翻开,却发现小时候脑子里已经被植入了一个观点,觉得每一个梁山好汉都是被逼的,当时没注意到,杨志这个问题上,真没谁迫害他,基本都是自找的。
杨志是杨门之后,属于军N代,之前的文章给大家解释过,古代文臣从宋朝开始主要是科举上去的,但武官主要是荫补制,70%的军官祖上就是军官。杨志祖上就是著名的“杨老令公”,跟着太宗混过,参加过雍熙北伐,后代也就世袭了军职。
到了杨志这一带,明显已经不太行了,只是个制使,大概相当于一个连长,负责给皇帝押送花石纲。也就是徽宗喜欢好看石头,于是从江苏太湖挖石头送到河南开封。也正是因为在太湖那一带挖石头挖的太狠,把方腊他们给逼反了。
这里就有个问题,杨志作为根正苗红的元勋之后,怎么感觉也不太行了?
主要是大宋承平日久,已经和平发展了一百多年,二代们也非常多,他们之间形成了激烈的竞争,于是不少就被边缘化了。
杨志一出场,就显得点很背,因为他押送的花石纲丢了,朝廷要追责,于是他就跑了,军职也没了,还上了通缉名单。
我年轻时候理解不了这种行为,觉得过黄河花石纲丢了,单纯就是点背,怎么能怪他头上。
后来毕业参加了工作,发现问题不这么简单,举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如果公司让你负责一个机房,一场暴雨,其他人的都没事,你的出了问题,公司会找你麻烦不?
只要上过班,就知道肯定找啊,因为管理学上的有个海恩法则,说的是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比如你事先到底有没有为大雨做准备,有没有确认存在漏水隐患,如果进水不可避免,是否提前考虑过提前断电,实在不行,是不是打过报告要搬迁(混大集体的都知道这个行为重要性,把问题提出来,将来责任少一半),如果都没考虑到,最后出了事,那肯定受罚啊。
所以很多问题,看着好像是天灾人祸,或者运气不好,其实是能力、态度、做事方法有问题。其实直到现在,很多问题也都是这么处理的,出了事就得有人负责,哪怕你单纯是运气不好。
咱们现在已经不知道杨志的花石纲是怎么丢的,不过从他后来的表现来看,应该不只是天灾问题,杨志性格里存在明显的缺陷,太想进步,注意力都在上边,有种不把底层当人看的毛病。
他的性格,可以理解为“两极化”,他对不同阶层的态度完全不一样。对于阶层高的人,就恭恭敬敬非常讲道理,对于阶层比他低的人向来没啥好感,完全不能忍。
水浒里杨志一出场,就是他丢了花石纲,但听说朝廷有政策,大赦了所有人,于是变卖家产,弄了一担金银,准备去活动一下,把自己的工作岗位给弄回来。然后在进京的路上就碰上了林冲劫道。
原来林冲上了梁山,被逼着去纳“投名状”,也就是下山打劫一次,正好碰上了杨志,杨志暴脾气就上来了,二话没说就跟林冲斗在了一起,来来回回上百回合,竟然不分胜负,也能看出来,他的水平和林冲差不多,都是后来的梁山武力巅峰水平,仅次于卢俊义。
他俩的这次交锋,有点像那句话,有人星夜赴考场,有人辞官归故里,当然了,林冲也是个官迷,只是被赶了出来。林冲隐隐约约意识到杨志就是曾经的自己。杨志哪里知道,如今的林冲,也是将来的自己。
后来杨志跟着林冲上了山,见到了山上大大小小几个土匪,表现非常温和,恭恭敬敬,让王伦觉得杨志比林冲强太多,本来想把他留下。可杨志实在是太想进步了,执意下山去寻求功名,于是王伦就把他的行李还给他让他下山了。
到了京城,杨志花钱一顿打点,终于见到了高太尉。高俅了解了事情原委后,立刻就怒了,说十个押送的花石纲的,九个回来了,就你一个丢了,问题是丢了也就算了,也不回来复命。现在大赦天下你回来了,回来就能官复原职?做梦呢,你的罪没了,但是官职别想要了。然后就把他给赶出来了。
以前看到这里,觉得高俅这人就是坏,后来发现这人确实不咋地,但是这件事上处理的没问题。你手底下的人把事给搞砸了,然后跑了,你咋跟你领导解释?现在他回来想官复原职,这不搞笑嘛。你是领导,你还敢用这种人?
那这事还有其他解法没?
一般来讲,你得先找到高俅身边能说得上话的人,然后让他替你先说几句好话,有点类似余则成找站长送小汽车给别人求情。你公事公办去找高太尉,高太尉自然公事公办把你赶出来。
杨志被赶了出来,钱也用光了,这可咋整,只好去卖刀,于是碰上了泼皮牛二。
牛二是李逵的另一个镜像,很多小说里都用这种写法,也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处境下会长成啥样。
这个牛二也大概率是个黑人,原文描述“黑凛凛一大汉”,作风也跟李逵差不多,欺行霸市,热爱零元购,动不动就打砸抢,这些行为都很符合他们黑人的一贯设定。
正好杨志也是个暴脾气,推搡了几次,牛二想锤杨志,杨志果断正当防卫,但是明显过当了,原文是“牛二一面挥起右手一拳打来,杨志霍地躲过,拿着刀抢入来,一时性起,望牛二嗓根上搠个着,扑地倒了。杨志赶入去,把牛二胸脯上又连搠了两刀,血流满地,死在地上”。
看到了吧,牛二想用拳头锤杨志,被杨志三刀给秒了。
很多人都在纳闷,碰上这种情况不捅死牛二,还能咋解决?
其实想想就知道了,你在街边烧烤摊碰上了无赖骚扰,你会去后厨找个菜刀给他来个痛快吗?只要是正常人估计就不会这么干,因为变相相当于把自己人生给毁了。
但是当时杨志怒了,怒到失去了理智,先在牛二脖子上捅了一刀,然后又对着肚子补了两刀,这下好了,惹上人命官司了。其实以他的身手,一顿王八拳把牛二打得跪地求饶也不是难事。
这里就有个问题,杨志为啥这么冲动?
从杨志的行为来看,他其实并不反对比他地位高的人看不上他羞辱他,比如高俅就对他进行了人身侮辱,毁了他的人生和仕途,他也没失去理智上去对高俅进行拳打脚踢,或者干脆来了个一命换一命。但是对于牛二这种他看不上的人也羞辱自己,当场要了对方的命。
要知道,这俩行为的结果差距不大,弄不好都得偿命。这就是典型的“阶层过度敏感”,很多人都有这么毛病,往往会合理化比自己阶层高的人对自己的羞辱,却完全受不了比自己阶层低的人也欺负自己,杨志就是这样的人。
很多人说他情商低,其实并不低,他只是看不上比自己阶层低的人,咱们继续聊大家就懂了。
杨志捅死了牛二,才反应过来自己的人生彻底废了,赶紧去自首,看热闹的人一起去跟官府说清楚了清楚,官府又是验尸又是走程序,后来判定杨志防卫过当,刺配北京大名府。
这里的北京不是咱们现在的北京,是北宋北方的首都,在现在的河北邯郸大名县。现在的北京在北宋是辽国的南京,宋辽就在河北这一带对峙,所以才会把犯人发配到大名府充军。
这里还有个细节,杨志成了阶下囚,两个官差要押送他去边疆,一路上相处的非常好。杨志对那俩人毕恭毕敬,又买肉又买酒,属于水浒世界里的一次模范发配。
能看出来,此时杨志地位已经跌到了谷底,属于被押解的通缉犯,押解他的公差至少是个辅警吧,他现在基层不如人家了,于是非常恭敬,那俩人对他也非常满意,相处的非常好。可见他情商并不低,只是不想浪费在比他阶层低的人身上罢了。
但是后来等他带着另一群当兵的去送生辰纲的时候,按理说那帮人跟着俩辅警的阶级差不多,但杨志的地位变了,从阶下囚变回了军官,完全又是另一副面孔,咱们一会儿说。
到了大名府,正好知府很欣赏杨志,于是杨志的人生迎来了第二春。
知府给他机会去校场比武,杨志武力确实不错,在校场上非常神勇,先后击败了大名府的俩高手,然后就谋了个职位。
这个过程中你能看出来,他跟知府唠嗑的时候对答如流,拍马屁拍的恰到好处,可以准确揣测知府心意,让知府非常受用,觉得杨志能文能武,跟自己又合得来,是个人才,很快就委以重任。
还是那句话,杨志对那些比自己阶层高的人情商一点都不低。
然后就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送生辰纲。
也就是知府的老丈人蔡京过生日,知府要送礼,大名府到开封不到两百公里,前几次竟然全丢了,可能也是因为宋徽宗那些年瞎折腾,地方上治安彻底糜烂了。
这次知府把这个艰巨任务交给了杨志,杨志也很卖力,避开直线上的那些窝点,然后走了弯路给送过去。
这个路线比较诡异,但如果强行解释,倒也能说得通,出其不意嘛,土匪们思维有惯性,没想到杨志跟他们玩脑筋急转弯。
上一篇讲晁盖的那篇《一个二货不小心做了头目》里聊到生辰纲没细讲。其实吴用那个“计谋”整体可以忽略不计,如果碰上的是武松在押运生辰纲,晁盖团伙啥也搞不到。但这次正好是杨志,但凡杨志做事厚道一些,不至于成那样。
杨志把生辰纲分成了11个担子,让11个精壮士兵给担着。到这里有点常识就能发现问题了,万一路上有一个出点啥事,比如其中一个崴脚没法担担子,感情杨志自己就得上去挑了。
此外还有两个虞侯和老都管,属于梁中书派过来的监督项目进程的,类似工地的监理。
原文里说的很清楚,正好这段时间非常非常的热,而且路过一段盗匪可能出没的地带,杨志选择上午九点出发,下午三点歇着,正好在最热的时候行路。当然了,这个操作倒也没啥问题,有问题的事接下来的操作。
文中说“那十一个厢禁军,担子又重,无有一个稍轻”,明显项目负荷有点过载了,当时应该带至少20个人作为项目冗余,其中几个人带着水和补给。
大家嫌热,怨声载道,于是杨志对这帮人先是言语侮辱,又是藤条伺候,又打又骂,鸡飞狗跳。可能这些当兵的都是梁中书门下的亲兵,平时跟虞侯他们很熟,而且那几个监工的也热得受不了,出来说几句,被杨志一起给骂了。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半个月,大家情绪已经到了极限,于是在最艰苦的黄泥岗,彻底崩了,横七竖八的躺在地上不起来,杨志使劲用棍子抽都不起来。
到这里,其实已经发生了“非暴力不合作”兵变,恰好路上出现了卖酒的白胜,杨志已经耗尽了权威,说话完全不顶用,大家开始公然违抗命令使劲喝酒。
到现在,彻底没招了,然后杨志自己没忍住,也喝了,最后睡过去把自己的前途彻底毁了,没办法只好跑路去做土匪。
通过运输生辰纲这事,也能大概推断出来,之前运输花石纲的时候,他对小弟们应该也是很暴戾的,根本没把那帮干活的人当人看。最后把大家逼急了,于是做出了什么过激行为。毕竟对于基层干活的人来说,他门努力想把事做好不一定能成,可一旦开始努力把事给搞砸,那会非常专业对口。
到此,杨志的人生形成了一个闭环,刚出场时就处于逃亡状态,等着大赦。现在好了,又逃亡了,上山做土匪,等着将来招安。
所以前段时间在B站看到有人说杨志能力很强,属于技术型主管,但情商很低,我就怀疑这UP主从没上过班,但凡去电子厂上打过一天螺丝,就知道杨志这样的领导有多烂,摊上这么一个倒了八辈子霉。
这之后的杨志还有出场,战力还是很强的,跟呼延灼差不多,不过已经没有了独立剧情,笔墨不是太多。先上了二龙山,跟武松鲁大师一起混,后来投靠梁山,在梁山上座次也比较高。他们这群从体制内出来的人在梁山上数量不占优,但武力占优,并且话语权很重,几乎都在36天罡里,这也决定了梁山未来的大概率走向是回归体制。
后来杨志跟随梁山南征北战,在征方腊的途中病逝。
尾声:
本来已经准备结束了,但我突然想起来十多年以前的一件事,当时的一个领导好大喜功,以最少的人力拿下了一个超大的项目,当时上边领导都觉得他是能打硬仗的优秀项目经理,非常看好他。
不过后来这事彻底成了个闹剧,为了赶进度,全程高压,项目进行到后期,眼瞅完不成,那个领导也急了,影响仕途了,往死里逼大家。年底流感又重,员工感染流感后顶着发烧继续使劲加班。
后来扛不住了,陆续有人提了离职,最后几个骨干也要离职,上边的领导一看要出事,项目肯定是没法如期交付了,如果骨干跑了那就太得不偿失,果断叫停,项目大幅延期,让大家慢慢做,最后也是一塌糊涂。
到了第二年,新项目上马,没有一个人愿意继续跟着这个领导继续干,这人很快也离职了。
大家工作中一定要认清自己的领导,有些人真的是,只管自己,手底下的人都是他的棋子,跟着这类人注定没啥前途,如果能学到东西就暂时跟着,等没啥可学的,一定要尽快远离。
评论 (20)
水清若云
这篇文章非常全面地阐述了乌军击毙俄十项国家奖狙击手的核心价值,尤其是对未来趋势的分析让我受益匪浅。期待作者后续更多深度解析的内容!
回复葡萄冰
完全同意您的观点,特别是文章中关于曝驾车拖猫女子是宠物友好餐厅厨师在习近平在河南洛阳考察调研领域的应用分析,确实是目前行业的发展重点。
回复六年左
作为一个俄媒称普京与特朗普都不想先挂电话领域的从业者,我认为这篇文章提供了很多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关于孙颖莎说第一场她的球拍也有问题与传统技术结合的部分,给了我很多新的思路和灵感。
回复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