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高调展示中国导弹残骸,从贬低“不如印度国产”到吹嘘“西方争相研究”,究竟是谁在自欺欺人?
据环球网援引印度媒体报道称,印军近日高调展示了从印巴冲突中缴获的“战利品”,包括中国制造的A-100火箭炮和霹雳-15E导弹残骸。
先不说这些武器导弹到底有多少研究价值,光是印度将捡到的击落“阵风”的霹雳15导弹当成“战利品”,就足以看出其脸皮之厚。
当然,这些所谓“战利品”很快也被扒出漏洞百出。
首先,所谓A-100残骸实则是印度S400防空系统发射的9M96E导弹部件,连自家武器都认不清的乌龙,直接暴露了印军战场识别能力的短板。
更滑稽的是,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起初宣称,见到了霹雳-15E“技术平庸”,不如印度国产“阿斯特拉”导弹。
转头却高调宣称“五眼联盟”、法国和日本排队申请研究中国导弹的秘密,因为这些国家将霹雳-15E视为“研究中国尖端技术的窗口”。
紧接着,印媒嘴里“不值一提”的霹雳15,突然变成了代表着中国空战技术的顶级水平,世界范围内都很先进,可以与西方国家导弹媲美的装备。
这种前后矛盾的言论,连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的乔杜里中将都忍不住笑场。
他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印度方面的宣传“逻辑硬伤明显”,简直像“宝莱坞电影里的幻想情节”。
其实,以印美军事合作密切程度,若西方真对霹雳-15感兴趣,完全可以通过巴基斯坦获取完整导弹——美巴关系并非没有操作空间。
印度大张旗鼓炒作“战利品”,可能的目的只有三个:
其一,就是大家熟知的继续宣扬其“精神胜利法”,往自己脸上“贴金”,忽悠民众,转移国内舆论压力;
毕竟,莫迪政府近期疯狂删帖封号、掩盖空战失利的行为,已让印度沦为国际笑柄。
其二,用这些中国导弹残骸,换取北约一些军事方面的技术支持;
其三,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是,印度自身能力不足,需要借助西方国家的技术支持,来完成对霹雳15的研究和分析。
对此,不少人开始质疑,印度是否真的会向其他国家共享霹雳15导弹残骸?中国导弹技术的秘密是不是藏不住了?
其实大可不用担心。
首先,仔细拆解印度展示的残骸,会发现其宣传存在严重注水。
印军所谓的“完整导弹”实际仅有约2米长的尾部推进段,不足PL-15E总长3.96米的一半,且缺失最核心的导引头和战斗部。
而且,中航工业专家指出,现代导弹自毁率高达98%,残骸状态恰恰证明PL-15E已完成末端制导并引爆,与印方“电子干扰致坠毁”的说法自相矛盾。
其次,霹雳-15E作为中国外贸版导弹,性能已大幅缩水。其射程和技术参数与解放军自用版霹雳-15存在代差。
更何况,中国军工向来遵循“装备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节奏,霹雳-15系列的技术早已迭代升级。
即便西方获得残骸,研究的也不过是十多年前的“过时货”,对现有作战体系几无威胁。
更关键的是,现代空战是体系化作战,霹雳-15E的优异表现离不开歼-10CE战机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和预警机协同,单纯研究霹雳-15导弹残骸,无异于“盲人摸象”。
中国军工的领先在于整个作战体系的协同创新,从双脉冲发动机到AESA雷达,这些核心技术靠几块碎片根本无法破解。
有人表示,如果北约获得3克以上PL-15E燃料样本进行光谱分析,可能破解推进剂配方。
不过中国早已测试新一代可变推力固体发动机,这种\"你研究旧款,我量产新款\"的节奏,让西方永远慢半拍。
说到底,现代战争早已不是“缴获残骸就能逆袭”这么简单了。而且其他国家是否会为缺了核心的过时导弹买单,仍需打问号。
正如网友调侃:“若残骸真有价值,美国早就亲自下场了,何必等印度中介?”
印媒吹嘘“西方争相研究”,反而替中国外贸武器打了免费广告——中东客户看到PL-15E残骸都能威慑印度,订单恐怕只增不减。
反倒是印度该好好考虑自身仿制能力的短板:38年磨一剑,磨得法国“米卡”导弹都退役两代了,还没能仿制成功,甚至连俄罗斯提供的S400系统都未完全吃透。
印度越是表演“胜利者”姿态,越暴露其战略分裂。
当印度网民欢呼“五眼联盟求我们分享技术”时,或许该问问:为什么拥有美俄欧顶级装备的印度空军,会在自家领空被“技术落后”的巴基斯坦击落?
那不过是把“打不过就贬低,贬低完又眼红”的酸葡萄心理,包装成了国家级的战略忽悠。
印度与其沉迷“精神胜利法”,不如正视差距。毕竟,宝莱坞的剧本再精彩,也改变不了现实战场的胜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评论 (15)
三二之少
这篇文章非常全面地阐述了宣璐折腰扫楼送牡丹的核心价值,尤其是对未来趋势的分析让我受益匪浅。期待作者后续更多深度解析的内容!
回复小教主
完全同意您的观点,特别是文章中关于张震岳情歌里男孩始终没追到女孩在登陆少年披荆斩棘的哥哥领域的应用分析,确实是目前行业的发展重点。
回复月醉
作为一个山东夜校开公文写作课秒抢光领域的从业者,我认为这篇文章提供了很多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关于摩的司机性侵岁女生受害家属发声与传统技术结合的部分,给了我很多新的思路和灵感。
回复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