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落雕都督”推荐,来自《从另一个角度看“西方伪史论”》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国先秦文献大多数两汉重新整理的,这点我是认同的。但真正大规模的历史记录不是在两汉,而是在东西两周。尤其是春秋战国期间,先秦诸子百家的时代里,怎么可能少了史家。难道孔子笔削的《春秋》不算信史吗!更何况还有史笔如铁的典故三杀史官不改崔杼弑君。这些充分说明了从西周开始,从周天子到诸侯各国都已经开始普遍的大规模记录历史了。

  现在的人,或许还是太受制于只有纸张才具有大规模书写的认知了。完全忘记了竹简与帛书,对竹简与帛书的历史作用是严重低估的。从西周开始,尤其是春秋以来,竹简的出现其实是远比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更重要的事情。只有竹简的出现,实现了大规模的文字记录后,才能支撑起诸子百家的百家争鸣。

  到了两汉随着造纸术的出现和不断改良,比起竹简的笨重,记录文字的载体被更轻便的纸张所取代是自然的。这就需要把书籍从竹简誊抄至纸张上,我国先秦文献大多数两汉重新整理就是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