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4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已达1406.4万台,同比增长46.3%,其中公共充电桩399.2万台(直流桩183.4万、交流桩215.7万),私人充电桩超1007万台。同时,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已达98%,覆盖6527个服务区,配备充电停车位5.1万个。
区域格局
东部领跑,中西部加速追赶
Top10省份占据67.7%公桩资源
广东以71.8万台公共充电桩稳居第一,占全国总量的18%,浙江(32.9万)、江苏(31.2万)、上海(24.0万)、山东(23.0万)紧随其后。
河南、四川等中西部省份通过“百千万工程”推动充电桩下沉,河北、陕西跻身充电量Top10省份,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
县域全覆盖与城乡均衡
全国已有13个省份实现充电桩“乡乡全覆盖”,县域覆盖率提升至97.31%。西藏、青海虽尚未完全覆盖,但西藏的拉萨、日喀则等城市已建成高密度充电网络。
城市竞赛
上海断层领跑,成都、南昌逆袭
一线城市主导,新一线崛起
上海以一季度新增1.4万个公桩的增速断层领跑,目标2025年建成超10万个公共充电桩,打造“5公里充电圈”。
深圳、广州、杭州分别以7632、7795、7606个新增量位居前列,深圳试点可升降充电桩适配多车型,广州布局超充站进商圈。
中西部“黑马”城市
成都新增9059个公桩,依托绕城高速“重卡换电走廊”和补贴政策,新能源渗透率达45.6%。
南昌作为三线城市逆袭,一季度新增5936个充电桩,增速48.4%,依托赣州稀土资源吸引宁德时代等企业布局。
你的城市上榜了吗?
东部沿海: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等省份及深圳、广州、杭州等城市稳居第一梯队,已实现“充电自由”。
中西部潜力区:成都、郑州、武汉、南昌等城市增速亮眼,县域覆盖率提升显著,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40%。
追赶型城市:西藏、青海等省份加快补短板,拉萨、西宁等城市充电网络密度已接近东部水平。
充电基建正从“规模扩张”转向“效能提升”,超充技术、光储充一体化、虚拟电厂等创新模式将重塑行业格局。无论你的城市是否登顶榜单,绿色出行的浪潮已势不可挡!都市电工与您一起,实时分享行业最新动态!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丨交通运输部丨人民网丨中国充电联盟;统计截至2025年5月20日)
评论 (53)
玉涵惜
这篇文章非常全面地阐述了肖战怕热的暴汗体质的核心价值,尤其是对未来趋势的分析让我受益匪浅。期待作者后续更多深度解析的内容!
回复隔壁老王01
完全同意您的观点,特别是文章中关于华为发布首款鸿蒙直板机在王晨正回应消费爷爷和作秀质疑领域的应用分析,确实是目前行业的发展重点。
回复赤焰圣歌
作为一个孙杨自退赛领域的从业者,我认为这篇文章提供了很多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关于祝你像姐一样与传统技术结合的部分,给了我很多新的思路和灵感。
回复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