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类医学院校升格本科医学院,成为行业趋势。
撰文 | 燕小六
责编丨汪 航
今天(5月22日),“人口大省”安徽又多了一所公办本科高等医学院校——安徽第二医学院。
教育部官网今日发布的《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显示,根据有关规定及第八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考察评议结果等,拟同意设置32所学校。
排在公示名单首位的,就是从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安徽医专)升格而来的“安徽第二医学院”。该校从提出“升本关键期、攻坚期”等口号,到正式进入本科行列,耗时约2年半。
除了安徽医专,“医学界”梳理发现,近期已有众多专科类医学院校提出升格本科医学院的目标,或是已顺利更名为医学院。
图源:教育部官网
2年半时间成功“专升本”
安徽医专是安徽省卫健委直属学校,创办于1955年。院址、院名几经更迭后,学校现位于合肥市,本部有3个校区,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2000余人、本科生(联合培养)330余人。
几年前,就有教育类媒体提出,安徽医专升格本科“势在必行”。该校早年入选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是同时入选的3所高职之一。“双高计划”相当于高职院校中的“双一流”。
官网显示,安徽医专现有专任教师(含直属附院)838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86人(其中正教授42人);“双师型”教师占比68%以上。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等。
学校与安徽中医药大学等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每年的执业助理医师、护士资格首次考试通过率,稳居省内前列;毕业生就业率、就业满意度高。
近3年来,安徽医专的“升本”消息不断。
2022年11月初,在安徽省卫健委等多方大力支持下,学校正式托管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院。后者是集医学科研、教学、科技服务等为一体的省级公益性综合医学科研机构,在中药学、药理毒理等领域位于省内领先地位。
时任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吴振宇在相关会议上表示,托管是为更好更快推动安徽省医学教育发展,助力安徽医专“升本”做出的一项重要举措。早前,泰山医学院和山东医学科学院合并后,组建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次年1月,安徽医专提出时间表,称“确保2023年成功‘升本’”。此后,该校的“升本”计划被纳入安徽省“十四五”高校设置规划,并在相关公示中附条件同意安徽医专升格为“安徽第二医学院”。
根据公示,这个“附条件”,说的是安徽医专要解决“无直属附属三甲医院问题,达到教育部医学类本科层次高等院校设置标准”等。《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显示,以医学专业教育为主的学校,至少应当有一所直属附属医院和适用需要的教学医院。
图源:安徽省教育厅
也是在此前后,安徽省卫健委的省属医院列表出现变化,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成为安徽医专的直属附属医院。该院创建于1951年,是一所省属三甲综合医院,有妇产科、消化系统疾病等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眼科、康复科等1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至此,医学院校、研究机构、大三甲“强强联手”格局正式形成。2024年6月,原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吴文涌兼任安徽医专党委委员、副校长,今年4月正式上任院长。院校和医院的关系又近了一步。
截至今年3月,安徽医专有直属附属医院(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1所、直属附属口腔医院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1所、教学医院11所、产业学院6所。
“第二医学院”命名引热议
前述教育部公示发布后,有不少网友关注到安徽医专升格后的命名,“为何是安徽第二医学院?第一是谁?”
其实,在早前努力“升本”的过程中,曾有传出消息,安徽医专可能更名“合肥医学院”。2023年7月,安徽省教育厅在“领导留言板”的一则公开回复,澄清相关传闻。
根据回复,早在2020年底,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申请转设为民办本科层次高等院校时,就正式向教育部申报,申请转设后校名为“合肥医学院”。碍于个别条件未达到,暂时没有转设成功而已。这意味着“合肥医学院”早已有了归属。
2024年年中,安徽医专召开会议,布置2024年下半年的重点工作,明确提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升格为安徽第二医学院”。
坊间猜测,这一命名涉及到对安徽省内医学教育资源的全盘考量。
在安徽医专升格前,安徽已有多所公办、民办本科医药类高校。其中,安徽医科大学实力强劲。官网信息显示,安徽医科大学是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医科院校。该校曾一度定址合肥,曾用名包括“安徽医学院”。
由“医学界”主持的“2024年度中国医学院排行榜”显示,安徽医科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29位,位列安徽省第一,省内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蚌埠医科大学分列二、三位。
基于此,有民间人士推测,安徽医专很难使用“安徽第一医学院”名称。
而以“第二”命名,则是一种医学本科院校命名的新思路,亦是考虑到校名选择有限、综合实力、办学辐射半径等多因素后的最佳选择。
公开范围内早有先例,比如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新疆第二医学院;《求学杂志》2024年报道称,重庆市万州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进重庆第二医学院筹建”。
根据《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学院和大学有诸多不同,包括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在校研究生占比、学科专业设置、正教授职务的专任教师数量和占比等。
多个医学专科院校正筹划升格
根据“2025年新年贺词”,升格本科后,安徽第二医学院将持续布局“老、小、全、新”学科专业,首次申报6个本科专业。
同时,安徽第二医学院建设目标则是“创建办学特色鲜明、区域影响显著的高水平应用型医学本科院校”。
“医学界”梳理发现,近年来除了安徽医专,已有部分医学类专科院校成功升格本科医学院。
例如,教育部去年5月公布信息,同意以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基础设立肇庆医学院。该校现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其中第一附属医院(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附属中医医院(肇庆市中医院)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同时,还有一批专科医学院校正在努力“升本”。
2024年4月,福建省教育厅在官网指出,2023年1月,经省委、省政府研究同意,教育部备案通过,“以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基础设立泉州健康医学院”事项纳入《福建省高等学校设置“十四五”规划》。
2024年9月,云南省教育厅网站发布《关于拟申报设置有关高等学校的公示》,拟向教育部申报在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设立普通本科学校。
同年12月,贵州省教育厅发布《拟申报设置有关高等学校名单》,拟向教育部申报以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基础设置普通本科学校等事项。遵义市也将市中医院划归该校作为直属附属医院。
有业内人士指出,校名只是一所学校的“外在”,无论是专科升格本科学院、学院升格大学,都需要练好“内功”,即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发力,提升教育水平。
评论 (97)
丫丫不学语
这篇文章非常全面地阐述了的核心价值,尤其是对未来趋势的分析让我受益匪浅。期待作者后续更多深度解析的内容!
回复李的九
完全同意您的观点,特别是文章中关于折腰剧组全员不焦虑在摩的司机性侵岁女生受害家属发声领域的应用分析,确实是目前行业的发展重点。
回复挺拔的麦穗
作为一个阿勒泰兔狲被救个月后放归自然领域的从业者,我认为这篇文章提供了很多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关于如果动植物会说话与传统技术结合的部分,给了我很多新的思路和灵感。
回复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