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宋一聪
在AI这个领域,百度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5月21日晚,百度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一季度总营收达325亿元,百度核心营收255亿元,同比增长7%,均超市场预期。一季度,百度核心净利润同比增长48%至76.3亿元。
财报发出后,百度开盘大涨6%。
值得注意的是,与AI密切相关的几大业务,均有着非常不错的成绩。其中,智能云业务表现强劲,同比增速达42%。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升级,增加扩展的模型库和更全面的工具链,支持多模态模型和深度思考模型的训练、精调,进一步促进AI应用的开发。
而在无人驾驶方面,萝卜快跑在全球提供超140万次出行服务,同比增长75%。截至2025年5月,萝卜快跑在全球累计提供超1100万次的出行服务。近期萝卜快跑出海到迪拜和阿布扎比,全球化进程加速。
5月22日,招银国际、中银国际等多家证券机构发表研报指,百度一季度业绩超出市场预期10%,看好云业务的持续增长,给予百度“买入”评级。彭博、路透等外媒报道,受激增的AI需求带动,百度核心营收超预期。Q1,桥水基金多次增持百度股票,持仓金额增长超10倍。
在今年一季度,资本市场也释放了非常积极的信号。多家知名基金大幅增持百度,尤其是桥水,持仓在一个季度内增了10倍。
云业务:AI驱动增长成“真命题”,技术降本构筑护城河
百度智能云本季度增速领跑行业,中标金额与数量稳居市场第一,客户覆盖招商局、天工科技等头部企业。其核心优势在于“技术降本+全栈能力”:
在一季度,百度连续发布文心4.5 Turbo、X1 Turbo等4款大模型,性能对标国际顶尖水平,但成本大幅降低。例如,文心4.5 Turbo输入价格降至0.8元/百万token(较前代降80%),X1 Turbo价格再降50%,直接拉动企业AI应用渗透率。
百度千帆平台生态也迎来爆发,接入了DeepSeek等国内外超100个主流模型,调用成本行业最低,且提供全流程工具链。目前企业和开发者已通过千帆精调3.3万个模型、开发77万企业应用,平台“模型超市”效应凸显。
在算力基建方面,近期百度自研昆仑芯三代万卡集群正式点亮,可同时支持多个千亿参数模型训练,并支持1000个客户并行精调,训练效率折损率控制在5%以内,为行业提供高性价比算力底座。
高盛、华泰等机构指出,百度云“模型+端到端优化”能力已形成差异化壁垒,预计其AI云增速将持续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无人驾驶:萝卜快跑全球化加速,商业闭环渐成
无人驾驶成为百度AI落地的标杆领域,其技术安全性与商业化进展双双突破。截至2025年5月,萝卜快跑在全球累计提供超1100万次的出行服务。
一季度,萝卜快跑全球化加速,进入迪拜和阿布扎比。目前,萝卜快跑已在迪拜开启公开道路验证测试;在香港的测试区域也得到进一步扩大。此外,Apollo与神州租车达成战略合作,将共同打造全球首个自动驾驶汽车租赁服务。
至发稿日,萝卜快跑已与迪拜、阿布扎比达成战略合作,计划部署超千辆无人车;瑞士、土耳其等市场拓展计划同步推进,全球化版图初步成形。据外部消息透露,百度正积极探索将旗下无人驾驶出行服务“萝卜快跑” 扩展至瑞士与土耳其,加快出海步伐。全球创新风向标、权威商业杂志《Fast Company》点评萝卜快跑: “萝卜快跑的表现已经超越了谷歌的 Waymo无人驾驶汽车”,中国科技正以突破性技术重塑全球产业格局。
在技术层面,百度的L4级自动驾驶大模型Apollo ADFM通过功能安全最高等级ASIL D认证,出险率仅为人类司机的1/14,依靠自动驾驶大模型的应用实践,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通过10重安全冗余方案、6重MRC安全策略确保车辆稳定可靠,安全水平接近国产大飞机C919。
萝卜快跑巨大成本优势更不容小觑。萝卜第六代车的价格(20.46万元)只有谷歌Waymo车的1/7, 比特斯拉宣布26年量产的cybercab(3万美元)还要低。
今年5月,Apollo与神州租车达成合作,探索自动驾驶租赁,进一步打开B端市场空间。
百度在无人驾驶技术方面的进展也获得资本市场的关注。全球著名投资人“木头姐”Cathie Wood发布年度科技趋势与投资展望报告《Big Ideas 2025》,强调中美正在引领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发展潮流,随后,“木头姐”在相关节目中表示, 10年前预期能够实现自动驾驶的公司,目前只有三家成功落地运营,分别是美国的Waymo、特斯拉和中国百度。而她在多次公开表态中强调,百度是中美自动驾驶三强中“估值最具吸引力的标的”,自今年3月建仓以来,她已连续6次增持百度股票。
百度AI应用战略初见成效,从技术到生态,重构增长逻辑
从进入AI行业的一开始,百度就非常注重AI应用战略,那就是面向应用发展。李彦宏多次强调应用对于大模型发展的重要性。
百度AI战略的核心逻辑是“以应用反哺技术”,本季度其应用层表现验证了这一路径的可行性,云业务和萝卜快跑的成功都是明证。云作为AI底座受到行业认可,而作为视觉大模型的最大应用场景,无人驾驶也通过出海找到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而百度的应用生态不仅如此。百度旗下的其他应用,都在AI技术的加持下得到了蜕变。2月份,百度APP迎来了一次大升级,从视觉设计到AI功能,百度APP以五大亮点为核心,全面优化用户体验,提供了更好的智能搜索。在4月的Create2025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文库与百度网盘联合推出“沧舟OS”,这也是全球首个内容领域的操作系统。截至4月,百度文库的AI 功能付费用户已超4000万,AI月活用户达到9700万。
在开发者侧,文心快码为百度创造40%新增代码,服务760万开发者;生成式应用平台“秒哒”实现自然语言编程,2万家企业抢先入驻。百度智能云率先兼容模型协作协议(MCP),将搜索、地图、电商等能力封装为标准化组件,开发者可像“插U盘”一样调用,大幅降低AI应用开发门槛。
百度进入“回报兑现期”
本季度,百度成为全球基金增持焦点,桥水持仓从20万股飙升至210万股,富达投资持仓增长近10倍,ARK基金连续6次加仓。资本市场普遍形成一种共识,百度已从“AI投入期”迈入“回报兑现期”。
财报发布前,高盛研报表示,“对于即将于5⽉21日发布的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我们预计本季度业绩基本符合预期。云服务收入可能仍将保持25%的增幅,延续2024年第四季度的强劲势头。”
华泰证券研报表示:“我们预计智能云总收入同增 27%至 59 亿元,得益于GPU等AI云的强劲需求,同比增速较 4Q24(+26%)或进一步提升。我们预计 Deepseek 带来的AI 技术平权有望使得百度智能云持续受益于国内快速增长的 AI 训练及推理需求以及私有化一体机的部署需求,从而实现稳健的智能云收入增长。”
光大证券指出,百度核心非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0.1%,AI对传统业务的改造初见成效,估值体系正从“传统广告商”向“AI平台巨头”切换。
结语:
透过2025年1季度财报看到,百度已实现了AI技术、商业与资本的正向循环。云业务的规模化盈利、萝卜快跑的全球化突破、AI应用生态的爆发,标志着其重投AI的策略终迎收获。随着MCP协议推动行业协作深化,以及文心大模型持续迭代,百度有望在AI 2.0时代进一步巩固“中国AI底座”的地位。正如李彦宏所说:“我们相信,AI-first战略使我们能保持领先地位,在AI时代抓住长期增长机会。”
评论 (95)
潇小啸
这篇文章非常全面地阐述了多地早已叫停扶梯左行右立的核心价值,尤其是对未来趋势的分析让我受益匪浅。期待作者后续更多深度解析的内容!
回复魂牵幕潆
完全同意您的观点,特别是文章中关于老人网上领免费鸡蛋却成了被执行人在赵丽颖纯白高智风领域的应用分析,确实是目前行业的发展重点。
回复九朵花
作为一个携程送你去看群星盛典领域的从业者,我认为这篇文章提供了很多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关于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官宣引进与传统技术结合的部分,给了我很多新的思路和灵感。
回复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