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币值续创新高。
5月21日晚间,比特币攀升至10.95万美元的历史高位。5月22日,比特币币值再创新高,首次突破11万美元,最高涨至11.19万美元,再度刷新历史新高。
本轮比特币价格攀升至历史新高,突破11万美元关口,是宏观政策与结构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消息面看,美国国会通过GENIUS法案(美国稳定币创新指导与建立法案),为合规资金进入数字资产市场提供了制度通道,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与美国财政部在监管表态上的同步温和,构建出一个相对清晰的政策预期边界。
市场层面的表现也呈现出机构资金主导、衍生品市场活跃度上升,以及杠杆参与比例显著增加的特征。从技术层面看,比特币自5月8日再次突破10万美元关口以来,持续在高位盘整,这一阶段完成了多空资金的换手,MACD(异同移动平均线)指标出现“黄金交叉”形态——50日均线上穿200日均线,市场进入新一轮主升浪的可能性增加。
比特币升破11万美元
时隔四个月,比特币价格再创历史新高。5月21日晚间,比特币攀升至10.95万美元历史新高,突破此前在1月20日特朗普就职时创下的10.9万美元高点。5月22日早间,比特币进一步突破11万美元整数关口,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记者了解到,2024年12月5日,比特币价格首次突破10万美元,后在今年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就职日创下新高,突破10.9万美元。但是,随着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影响,加密货币整体暴跌,比特币价格在4月初曾短暂跌破8万美元。不过,在今年5月8日,比特币再次突破关键的10万美元关口。
从实际行情来看,比特币在5月8日再次突破10万美元后,进入一个高波动性的盘整结构,其间伴随多次剧烈的价格回撤与迅速反弹。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共同主席于佳宁对记者分析指出,在10.2万美元附近形成了阶段性支撑区域,该位置曾多次成为回撤止步的节点,显示出买方在该区域有较强的承接意愿,每一次价格下探至此附近都伴随快速反抽,表明市场在强支撑下仍具备活跃的买盘动能。而上方的10.6万美元曾一度构成短期压力,突破后则转化为局部支撑,显示出典型的压力转支撑特征。
其次,“从技术结构来看,快速回调并未破坏整体上升趋势的核心逻辑,反而构成了上涨过程中的正常震荡区间。”于佳宁表示,这些快速回撤多为高杠杆短线资金的止盈或主动减仓行为,伴随着高频交易系统对关键价格位的触发响应,价格随即又在流动性尚存的条件下被迅速推回。这种结构强化了市场的波动特征,但未动摇中期趋势的上行逻辑。
OKX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伟向记者分析道,比特币再次突破10万美元并创下新高,整体呈现强势整理态势。技术面上,出现“黄金交叉”形态——50日均线上穿200日均线,显示中长期上涨趋势逐步确立。在此期间,比特币在9.6万美元至10.8万美元区间多次震荡,构筑了坚实的盘整平台,有效消化了前期涨幅的压力。5月22日的放量突破不仅刷新了历史高点,也标志着多头完成了关键技术形态的确认,市场进入新一轮主升浪的可能性增加。
数字资产金融服务集团HashKey Group首席分析师丁肇飞告诉记者,从技术层面来看,比特币自5月8日再次突破10万美元关口以来,经历了稳健的技术性上涨过程。在突破关键心理关口后,比特币成功将10万美元转化为强支撑位,随后在10万至10.5万美元区间进行高位盘整,这一阶段完成了多空资金的换手,巩固了上涨基础。5月20日,比特币放量突破盘整区间,交易量显著放大,MACD指标出现“黄金交叉”,显示多头力量占据主导。价格迅速拉升至新高10.9万美元后,进入短期回调,当前支撑位维持在10.5万美元,而RSI(相对强弱指数)指标仍处于健康水平,显示上涨趋势未被破坏。这一过程展现了比特币稳健的多头结构和健康的技术形态,为进一步上涨奠定了基础。
多重因素助推币值创新高
比特币价格为何再创新高?
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执行委员高承实告诉记者,比特币价格突破11万美元的原因,首先是监管环境的改善,美国推进的GENIUS法案为加密货币市场带来更清晰的监管框架,增强了市场信心;其次是宏观经济的巨大不确定性,引发了市场对传统资产的担忧,使得更多的人将比特币视为避险资产;最后是机构投资者的持续涌入和市场基本面的坚挺。
于佳宁分析指出,比特币此次突破历史高点,最直接的推动因素来自于宏观政策预期的缓和与监管环境的改善。GENIUS法案进入正式审议阶段,以及SEC启动新一轮虚拟资产法规制定工作,向市场释放出强烈的制度性利多信号,这种制度基底的转变为机构资金提供了行动空间,也为投机性资金构建了顺势交易的信心锚点。
其次,美元主权负债结构与全球资本配置逻辑的再平衡,间接支撑了比特币的资产定价。当前美债发行节奏加快,而传统避险资产如黄金的价格已显示高位盘整迹象,部分资金开始向非主权、抗通胀叙事转移,比特币成为其天然承接者。以Strategy为代表的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重塑路径,以及新罕布什尔州等地方政府层面尝试构建比特币储备架构,也进一步强化了比特币在全球金融叙事中的合法性和稳定性。在传统宏观变量不确定性上升的阶段,比特币系统外资产属性被重新估值,成为部分资产管理机构再配置策略中的关键变量。
最后,市场结构的金融化与交易逻辑的演进也助推价格向上。Hyperliquid等平台上高杠杆、多空对峙的交易格局,结合主流交易所中的永续合约资金费率、隐含波动率数据,揭示出一个高频资金驱动、路径依赖强化的市场状态。一旦价格出现突破性上涨,量化资金与趋势策略将迅速跟进,进而引发价格的技术性加速。而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的“庆贺式发言”,则在情绪面形成了额外的放大器。
赵伟也认为,本轮上涨受多重利好因素推动,市场情绪显著升温。首先,监管与宏观政策向好提振了整体信心;其次,机构资金和现货ETF资金持续流入,Strategy上周再次增持价值7.65亿美元的比特币,进一步巩固了机构投资者“买入并持有”的共识。公开数据显示,自年初以来,比特币现货ETF累计净流入资金已超过50亿美元,成为推动本轮行情的重要资金来源,为市场注入了稳定的增量资金。
丁肇飞表示,有三大因素推动比特币此轮上涨:一是贸易摩擦缓和提升市场风险偏好,在宏观风险情绪缓解的背景下,比特币迎来资本的进一步青睐;二是美国GENIUS法案的推进、中国香港特区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这些政策红利为比特币及其他加密资产打开了全新的增长空间;三是比特币的稀缺性在这一轮上涨中再次被放大,供需错配显著强化了价格的上涨动力。
进入高波动高杠杆博弈阶段
比特币再创新高,后市又将如何演绎?
于佳宁认为,从周期视角出发,当前不再是低风险的初始入场区间,而是进入高波动、高杠杆、高情绪密度的博弈阶段。市场预期正在强化比特币作为制度资产的角色,但资产价格远离其链上活跃度、算力成本与资金流入量等基础指标,估值中枢明显上移。这种估值体系的快速提升,若缺乏持续的资金支撑,极易造成短期顶部形态的构建,尤其当市场情绪集中于极端乐观预期时,波动区间将更具破坏性。因此,后期走势的关键不在于是否突破新高,而在于是否能够构筑稳定的成交密集带和有效的价格支撑层,这决定了行情能否由冲高状态过渡到趋势持续。
“突破历史新高后,比特币已进入‘价格无锚’阶段,短期波动可能加剧。重要关口的突破往往伴随技术性回调和获利了结压力,交易者应警惕短线波动风险。”赵伟建议,短线交易者重点关注11万美元附近的支撑及回踩确认,避免盲目追高,严格控制仓位;中长期交易者则可结合ETF资金流向,在注重风险管理的前提下,顺势布局未来行情。
丁肇飞预测,随着稳定币的合规化,将吸引更多“准美元”资金入场,为比特币和以太坊等核心资产赋予更强的避险与价值储存属性。随着这些资金的逐步流入,比特币和以太坊在未来6—12个月内有望迎来20%—50%的估值上调。与此同时,合规通道的成熟将为养老基金、共同基金等长期资本提供进入加密市场的桥梁,大幅增强市场的需求稳定性,并有效降低结构性风险。政策红利与市场共识的相互作用,正在为比特币与加密资产打开全新的增长空间。
对投资者而言,于佳宁建议,要牢记虚拟资产是风险较高的投资资产,资产价格的涨跌幅度和速度都与传统资产有显著差异,背后的权益机制,以及技术依托与传统的投资资产显著不同。在参与虚拟资产市场之前,一定要对区块链技术、分布式商业逻辑、数字金融体系进行全面、透彻的学习理解,这样才能清晰地认知相关虚拟资产的内在价值,从本质上控制投资的风险。
于佳宁表示,当前阶段更需侧重风险控制而非情绪追高。在仓位管理上,应优先调整至轻杠杆、低频率的配置结构,避免在剧烈波动中因短期波段判断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在极端行情中保持信息过滤能力与风险应变机制,是中长期稳健穿越波动的关键所在。比特币处于制度重估与价格高位交织的敏感窗口,真正值得关注的并非某一价格区间的短期得失,而是投资者在这一阶段能否保持理性判断与耐心。
评论 (68)
闲清
这篇文章非常全面地阐述了奔跑吧的核心价值,尤其是对未来趋势的分析让我受益匪浅。期待作者后续更多深度解析的内容!
回复宁尤
完全同意您的观点,特别是文章中关于藏海传云包场在财不外露领域的应用分析,确实是目前行业的发展重点。
回复何时秋风悲画扇
作为一个父亲回应全班和患癌孩子拍毕业照领域的从业者,我认为这篇文章提供了很多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关于载有多人帆船撞上纽约大桥与传统技术结合的部分,给了我很多新的思路和灵感。
回复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