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海军发生重大事故,新建驱逐舰下水失败,金正恩目睹全程,当场气坏了
5月21日,朝鲜的又一艘5000吨级新造驱逐舰下水,金正恩现场观摩。结果,下水过程发生了严重事故。从朝中社的报道来看,朝方使用的应该是重力下水法。但船头和船尾的滑板的下滑速度不统一,船头慢船尾快,船头还在船台上的时候,承托船尾的滑板就已经先进水。最终,整艘船恐怕是斜着卡在了船台上,船底的一些位置还被磨出了洞。新船下水宣告失败。
朝鲜新建驱逐舰下水失败
当然,由于没有现场画面,这个过程只是根据报道的推测。但是,无论在哪个国家海军,这都是极为重大的事故。金正恩还在现场目睹了全程后,当场下令,要求有关单位对这起“犯罪行为”进行立案审查。同时他还指示船厂,无论如何也要在6月的朝鲜党中央委员会全会召开前,将驱逐舰修复,因为这不仅是单纯业务问题,还是“直接关乎国家权威的政治问题”。
不得不说,朝鲜的造舰速度确实是太快了,仿佛开了挂一样——4月25日才下水了第一艘新型驱逐舰,上个星期的卫星图片中,驱逐舰还没彻底完工,这个星期就下水了。照这个速度,如果新舰破损得不是很严重,那用一个星期修复好也不是没可能。
只是下水失败后再修补的驱逐舰,其舰身强度可能会下降,不排除也会有一些隐疾,随着使用才会修建被发现。这对于想快速提升海军实力的朝鲜来说,可能会有不小的影响。
朝鲜在4月25日才下水第一艘新型驱逐舰
朝鲜事故驱逐舰船底未破洞,损失不严重,但相关人员一个跑不了
下水仪式时发生事故的朝鲜驱逐舰并无大碍。据朝中社5月23日消息,朝鲜驱逐舰在下水事故中损伤已经初步查明,首先就是船底没有破损,但船尾进水,此外右舷处也有损伤。乐观估计十多天就能完成修复。
报道称,朝方专家表示将先抽出隔离舱室中进的海水,然后调整船体与干船坞船台的位置,恢复船体的平衡,随后再修复右舷的损伤。这对朝鲜海军来说,属于“不幸中的万幸”,如果真的只会耽误10多天的时间,损失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有国外商业卫星拍摄到的驱逐舰事故现场的卫星图显示,似乎整艘船都已经侧翻,10天未必能完成修复工作。
正在建造中的驱逐舰
卫星图显示的船体倾覆如此严重,但按照朝鲜的说法,其没有发生船体撕裂、破洞等严重损失。那么原因很可能是下水的船体还只是个壳,没有安装更多的设备,导致船体并没有那么重。
此前有卫星图显示,在4月时这艘驱逐舰还未安装任何主要设备,船体安装设备的区域都是留空的,按照朝鲜造船能力,大概率无法在1个月时间中完成装配,朝鲜已经下水了该级驱逐舰的首舰“崔贤”号,并进行了导弹发射测试,很可能是“崔贤”号的进展顺利,让朝方有点儿“飘”了,最终发生了这次意外。
而朝鲜方面也开始了责任认定,目前发生事故的清津造船厂的厂长,已被传唤到了司法机关,未来可能相关设施人员也会依次被抓。
评论 (60)
端木赐
这篇文章非常全面地阐述了南宁一女孩被天降大块玻璃砸倒的核心价值,尤其是对未来趋势的分析让我受益匪浅。期待作者后续更多深度解析的内容!
回复花盛开
完全同意您的观点,特别是文章中关于徐磊连夜出院在藏海传一见钟情实则谁也没动心领域的应用分析,确实是目前行业的发展重点。
回复千寻月
作为一个汽车店销冠疑用个人码收车款跑路领域的从业者,我认为这篇文章提供了很多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关于惠英红自曝被换角与传统技术结合的部分,给了我很多新的思路和灵感。
回复发表评论